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技术一、边坡防护植物选择的原则 综合考虑,植物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护坡功能考虑,植物防护首先要求能加固稳定边坡,而且有绿化和改善公路环境的作用,所以防护植物要求有以下特点: (1)植物根系发达,有良好的固土和护坡效果; (2)覆盖度大,密度大; (3)绿期长,多年生,耐践踏,适宜于粗放管理,容易移植、繁殖,最好能自然繁殖衍生,易于管理; (4)最好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2.从气候土质环境考虑,理想的防护植物应具有以下条件: (1)适合当地气候(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降水)条件; (2)抗逆性强,易繁殖,有抗寒、耐热、抗旱等性能; (3)具有抗病毒、抗倒伏性能,生长快,扩张性强,在短时间内就能郁闭边坡; (4)耐贫瘠、耐粗放; (5)能适应如盐碱等特殊环境条件。 二、植物防护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不同的边坡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分为:种草防护、铺草皮防护、植树防护、液压喷播植草防护、土工网植草防护、行栽香根草防护、蜂巢式网格植草防护、客土植生植物防护、喷混植生植物防护、三维网植草防护、土工格室结合三维网植草防护等。 1.种草防护 种草坡面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较微且边坡高度不高、坡度不陡于1:1.25、适宜种草的土质边坡或经改良的边坡;一般要求边坡高度不高(<6m)、不浸水或短期浸水,边坡上已扎根的种草坡面防护可容许缓慢流水的短期冲刷。种草坡面防护一般不适于岩石边坡防护,若要在岩石边坡中适用,需使用针对岩石边坡研发的生物防护技术。 种草常用的几种播种方法: ①撒播;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适用于比较松软的土质边坡。 ②沟播;适用于土质比较坚硬的边坡上,须对沟内土体进行换土处理,使草籽易于发芽生长。 ③喷播;适用于人员作业不便,或因边坡土质过于贫瘠、或是岩石边坡上。 ④植生带;在暴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可在坡面上铺设草坪植生带进行种草。 种草进行坡面防护的特点: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施工进度快、美化路容与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使用。 为克服边坡种草难以成活和不能立即发挥防护作用的缺点,可以用栽草代替种草。在苗圃的大批草籽成活后,拔草移栽在边坡上。与种草相比较,栽草可以较快地形成绿化带,较早发挥边坡防护的作用。 2.铺草皮防护 铺草皮防护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适用于边坡坡度较陡,冲刷稍严重、需要迅速得到防护或绿化的土质边坡。铺草皮坡面防护方法,其作用与种草坡面防护一样,可以迅速对施工完后的边坡实施坡面防护。 铺草皮的方法,可根据坡面冲刷的情况、边坡坡度、坡面水流速度的具体条件,分别采用平铺(平行于坡面铺装)、水平叠铺(平行于水平地面)、垂直叠铺(垂直于坡面)、斜交叠铺(与水平坡面垂直成一小于90°的角)等形式。 平铺草皮防护,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且易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 3.种树防护 植树应在1:1.5或更缓的边坡上,或在边坡以外河岸及漫滩处。主要作用是加固边坡、防止和减缓水流的冲刷。植树品种以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生长迅速的低矮灌木为主。 4.土工网植草防护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目前,国内土工网植草护坡在公路、堤坝边坡防护工程中使用较多,铁路部门相对较少。 5.行栽香根草防护 香根草是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长势挺立,根系发达、粗壮,耐旱、耐涝、耐火、耐贫瘠、抗病虫、适应能力极强。行栽香根草护坡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的优良特征,具有显著增强边坡稳定性和理想的固土护坡功能,大有取代传统片石护坡之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少,还有待于在公路、铁路、堤坝、城市建设等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试验推广。 6.蜂巢式网格植草防护 蜂巢式网格植草防护,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7.客土植生(客土喷播)植物防护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并喷播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将植物生长基质(客土)和种子用挂网喷附的方式覆盖在坡面,实现对岩石边坡的防护和绿化。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施工工序为:清理坡面、钻孔打锚杆、挂网、喷射客土。 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容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护面墙和挂网喷混凝土防护要优越。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植被防护的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8.喷混植生植物防护 喷混植生植物防护是类似于客土喷播的一项生态防护技术,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中。 对于边坡稳定性不足者,首先在坡面上打设锚杆并挂镀锌编织铁丝网起到稳定坡面的作用,然后将由豁土、谷壳、锯末、水泥、复合肥以及草木种子等通过一定配方拌和的混合物喷射在边坡上,喷射厚度一般为0.06—0.1m,视坡度和坡面的破碎程度而定。对于边坡比较稳定者则可以直接在原始坡面上喷射混合物。一周之后,岩石坡面上就会逐渐形成草木结合的植被绿化。与客土喷播相比,此项技术的缺点是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9.植生基质喷射防护 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技术——植生基质喷射技术(简称PMS技术),可应用于坡度小于1:0.5的软岩、硬岩边坡及酸性、强酸性土质边坡。 PMS技术是利用活性植物材料即植生基质(PGM),结合土工合成网等工程材料,在岩石坡面构建一个具有我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利用植生基质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和其他辅助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的一门高新技术。PMS技术主要有三道工序,即打锚杆(锚钉)、挂土工合成网和喷植生基质。PMS技术成本低,不足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本的一半,且施工后养护较粗放,维护简便,只需作适当的浇水管理。选择适合生长的混合植物种子,以形成草本植物群落(先锋植被)一草、灌混生植物群落(进化植被)一草、灌、乔多样性混生群落(稳定的护坡植被)的合理生态演变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南宁盛达园林批发护坡资财、草种、灌木种、无纺布,详情咨询:15296286511郭经理 |